夜深了,分享一段最近读书时特别触动的话:



如果我们的研究,不能让每一个关注历史的读者了解“人生而平等”的道理,懂得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、权利和尊严,学会因关注他人的命运而养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,进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质量的目标;如果我们的研究反而会因为基于这样或那样的立场,造成更多的仇恨,对立,甚或伤害,那我说,这样的学问不要也罢。

学问有道,求仁义而已。“仁,人心也。义,人路也。舍其路而弗由,放心而不知求,哀哉!”吾既认定此道,“虽千万人,吾往矣”。





来自杨奎松的《边缘人纪事》代序,一本现代史无名人物小传,主要讲劳动改造这个历史特色产物。不煽情,不妄自揣度,只干脆利落地晾出史料。其中很多是政治处理意见存稿,沾着那个年代的泥土气的伪善和一点小心翼翼的真心。

我还没看完,不敢说内容十分优秀鼎力推荐,但是如果有有志于更多地感知这个社会,更多地体悟所谓人的生命,愿意更充分追溯历史的真实的关注者,不妨一试。可以先读一读完整版代序,是一个有点悲哀的故事,讲述了作者从事现代历史研究的渊源。

其中一句是这样的:

“努力澄清我心中多得不可胜数的疑问,去替许许多多蒙冤者找到一个他们一生都想得到的解释,去思考这个社会用什么方法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……”



推荐给所有为此思索的人

评论
热度 ( 16 )

© 祖国花朵风吹雨打 | Powered by LOFTER